自那日药铺相遇后,姜去寒与伍紫淇的交集渐渐增多。
他们一同游逛古镇,沐浴在江南的烟雨,两颗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越靠越近。
姜去寒会在闲暇时去找伍紫淇,看她妙笔生花,与她谈天说地。
伍紫淇也会向姜去寒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绘画时心得。
姜去寒遥望伍紫淇在牧阳河边,用画笔轻盈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美景,线条灵动,色彩明艳,仿佛要将这美丽的景致,永远凝固于画布之上。
姜去寒不禁为她的才华所倾倒,轻声说道:“伍姑娘,你的画真是太美了。”
伍紫淇抬起头,瞧见姜去寒立于一旁,脸上露出一抹娇羞的笑容,“谢谢你,姜公子。
我只是随性涂鸦罢了。”
姜去寒说道:“你太过谦了,这幅画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仿佛能让人真切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灵动之美。”
伍紫淇微笑着说:“姜公子,你对绘画亦有这般独到的见解,想必也是个懂画之人。”
姜去寒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只是略通一二。
伍姑娘,你以后若是有空,可否教我绘画?”
伍紫淇欣然应允,“当然可以,姜公子若是有兴致,随时都可来找我。”
时光悠悠流转,他们一同漫步于青石板路,一同品味着江南的诗意与宁静。
姜去寒与伍紫淇在牧州古镇的相处愈发亲密。
姜老石虽半身不遂,但他的头脑仍十分清醒。
他深知儿子与伍紫淇之间的差距,也明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所谓的爱情,终将无法抵御现实的冲击。
姜老石时常望着儿子的身影,心中暗自叹息,他希望儿子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不会为情所累。
张掌柜是个心善的老人,他也在默默关注着姜去寒和伍紫淇。
他心疼姜去寒的遭遇,也欣赏伍紫淇的才华与善良。
然而,他也明白,姜去寒和伍紫淇之间的爱情,将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
1910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社会动荡不安。
伍紫淇的家族,也在这场变革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伍家在北平本是名门望族,生意遍布全国。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社会动荡不安,伍家的生意受到巨大冲击。
家族产业接连受挫,经济状况急转首下,面临着严峻的困境。
为了挽救家族的命运,伍泽勤不得不寻找强有力的支持。
此时,与唐鸿煊联姻,成为了伍家摆脱困境的重要契机。
北平大军阀唐鸿煊,以勇猛善战著称,其势力范围广泛,在军政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子唐傲春,仗着父亲的权势,从小娇生惯养,嚣张跋扈,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尽管伍紫淇内心极度不愿意,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但她深知家族的困境和父亲的无奈。
伍家的生意,如果没有强大的支持,家族可能会陷入绝境,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联姻是拯救家族的唯一途径,虽然唐傲春是个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但唐鸿煊的权势,能够为家族提供保护和支持。
伍紫淇明白自己肩负着家族的责任。
她深知家族的荣誉和利益,对于整个家族的重要性。
尽管心中对姜去寒,有太多不舍与无奈,但为了家族的未来,她最终还是决定返回北平。
在离别之际,伍紫淇将那块绣有紫色莲花的手帕,递到了姜去寒的手中,眼中闪烁着不舍的泪光,“去寒,这块手帕是我亲手绣制的,它象征着我们的爱情。
你要好好保管它,等我回来。”
姜去寒紧握着手帕,心如刀绞,“紫淇,我会等你的。
不管多久,我都会在这里等你回来。”
伍紫淇点点头,转身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姜去寒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阵阵不舍和惆怅。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命运的齿轮开始无情地转动……
小说《牧州旧梦:江南已去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