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一片天。他走访偏远山区,看到破旧校舍、衣衫褴褛的孩子,眼眶湿润。当即捐资修缮学校,捐赠桌椅、图书;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子,让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在山区生根。
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也刺痛苏逸的心。他联系知名药企、医疗机构,组建医疗志愿服务队,定期下乡义诊;捐赠医疗设备,培训乡村医生;修建村级卫生所,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早发现。一次义诊中,苏逸遇到重病患儿,家庭无力承担高昂费用。他多方奔走,发动公益众筹,联系专家会诊,孩子最终康复,家属泣不成声:“苏先生,您是咱全家的大恩人!”
孤寡老人同样牵挂着苏逸。他在各地建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专人照料、文娱设施;定期组织志愿者上门陪伴、做家务,给老人送去温暖。张奶奶无儿无女,独居多年,苏逸常陪她唠嗑、晒太阳,逢年过节送来生活用品,老人逢人便说:“苏老板比亲孙子还亲呐!”
公益事业越做越大,却也面临资金监管、项目落地难题。个别慈善机构挪用善款,引发舆论风波;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物资运输受阻。苏逸组建专业监管团队,定期审计账目;与物流公司合作,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物资顺畅抵达。爱心如燎原之火,吸引各界人士加入,公益联盟日益壮大。
第十六章:家族传承与家风重塑
随着年岁增长,苏逸愈发重视家族传承。苏家虽重回巅峰,但子孙若只知享乐,难保日后无虞。他召集家族成员,开了一场严肃家风大会,讲述家族兴衰史:“先辈白手起家,创下偌大家业,却因我年少轻狂差点毁于一旦。唯有勤奋、谦逊、诚信,家族才能长盛不衰。”
苏逸制定家规家训,涵盖学业、事业、品德各方面;设立家族图书馆、私塾,聘请名师,培养后代学识素养;组织家族子弟下乡锻炼,体验劳作艰辛,懂得珍惜。侄子苏浩贪玩厌学,成绩垫底,苏逸带他去贫困地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