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芳华阁”,忘却俗名赐花名:红袖。
红袖姑娘经过何妈妈一年多的细心调教,果然是出落成了能歌善舞的天生尤物。初次登台便以一首惊鸿舞惊艳了四座,打响了名号,稳坐花魁的宝座。何妈妈可是把红袖姑娘当作手心里的宝贝,平日那是娇养的很。想当初红袖姑娘初到芳华阁时便与何妈妈有约定:只卖艺不卖身,除了每月固定初一,十五两日的大堂献艺以外,其他时间择客要全凭自己心意,要不然宁愿一死。这无礼要求若是换做别的姑娘不被龟公打死也打残了,买你回来是赚银子的可由不得你得小性子!哪知见惯风月的何妈妈非但没有为难红袖,还一口便答应了约定。事实证明何妈妈又赌对了,每天举着银票只为跟红袖姑娘品茶听曲的恩客排队都排到城门楼子了,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何妈妈天天乐的合不上嘴!一口一个好闺女的叫着,天天燕窝鲍鱼的伺候着,惹的其她姑娘们醋意连连,何妈妈也权当没看见。
转眼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秋闱,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陆陆续续的齐聚京城,大家免不了要一睹红袖姑娘的风采。其中有位姓陈的书生尤为出众,言谈举止温文尔雅,诗词歌赋甚是博学,尤其是长的眉清目秀身材挺拔,不由得让红袖多看两眼,其他学子不免起哄说:“陈兄好福气!”既入的了红袖姑娘的眼缘,那陈姓书生也更是殷勤的很,日日一掷豪金只为能跟红袖姑娘单独多待片刻。
书生告诉红袖姑娘,自己姓陈,名家承,苏州人士。祖上开始便经营布庄生意,家境还算殷实。父母给起的名字就是继承家业光宗耀祖的意思。从小家里便给请了私塾先生谆谆教诲,自己也是争气,学业算是不让父母操心,此次进京必定要拔得头筹,然后觅得良人成家立业,可谓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说这话的时候陈家承是特意看着红袖的眼睛说的,说的甚是含情脉脉。红袖绕是看惯了风月场中的虚情假意,这会儿也是听的心中小鹿乱撞。一些时日下来何妈妈怎么会看不出红袖的变化,便天天耳提面命告诉她不要把恩客的话当真,七分为假三分鬼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