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吱呀 ——” 一声悠长而又熟悉的吱呀声,打破了老杨头的回忆。
他猛地睁开眼,恍惚间,仿佛看到一群年轻的身影围在石碾子旁。
那是知青们刚来村子的时候,他们带着城里人的朝气与活力,给这个沉寂多年的小山村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气息。
石碾子成了他们生活的核心。
每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村子里,就能听到他们推着碾子磨玉米面的声音。
那吱呀吱呀的碾子声,伴随着知青们爽朗的笑声、天南地北的谈天,在村子里悠悠回荡。
那时的石碾子旁,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老杨头在石碾子旁的石头上缓缓坐下,目光望向远方那片被撂荒的糜子地。
曾经,那里是一片金黄的海洋,每到收获季节,糜子在微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
村子里满是欢声笑语,男女老少齐上阵,在田间忙碌地收割着。
那是属于黄土高原的丰收盛景,是希望的乐章。
可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
杂草在风中肆意狂舞,像是在无情地宣告着过去的辉煌已然远去,如今只剩落寞。
老杨头望着这片荒地,心中五味杂陈,那曾经的热闹与如今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太阳渐渐西斜,橘红色的余晖洒在老杨头身上,将他孤独又沧桑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他心里清楚,村子里的人都走了,去了外面繁华的世界,追寻新的生活。
而他,却固执地留了下来。
他守着这片土地,守着这盘石碾子,守着那些随着时光渐渐远去的回忆。
在他心中,石碾子早已不是简单的农具,它是村子的历史见证者,承载着三代人的命运起伏,也铭刻着这片土地的点点滴滴。
夜幕缓缓降临,黑暗如潮水般涌来。
老杨头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深深地看了一眼石碾子,然后转身,迈着沉重的步子向窑洞走去。
黑暗中,石碾子的轮廓越来越模糊,仿佛即将融入这无尽的夜色之中。
但老杨头知道,它所承载的故事,那些关于苦难、希望、青春与变迁的故事,永远不会被岁月尘封,会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流传下去。
第二章:知青岁月的回响破晓时分,一缕柔和的晨光,穿透轻薄如纱的云层,悄然洒落在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