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并无区别,唯有这座不动的桥,才是他一生的坚守。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坚定与执着,仿佛在向人们宣告,他将永远守护这座桥,守护小镇的安宁。
渐渐地,小镇的百姓习惯了这座桥的存在。
尽管它离镇有五里之遥,但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集市。
守桥人就日夜驻守在小镇外侧桥头,风雨无阻,却从不过桥。
白天,他专注地注视着桥面上往来人群的脚步,仿佛能从那匆匆步履中,洞悉每个人的故事。
他观察着人们的表情,有的面带微笑,那是生活幸福的写照;有的眉头紧锁,那是心中藏着忧愁的表现。
夜里,他便在棚下,端坐凝视,思绪或许飘向了远方,又或许沉浸在这桥的岁月里。
他静静地聆听着河水的流淌声,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心跳,伴随着他度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
<草棚四面透风,好在岭南的山谷,凛冬的寒气也难以侵入。
小镇百姓自得其乐,生活安宁祥和,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而守桥人,仿佛是一尊沉默的雕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没有人过问他每天吃什么,如何睡觉,斗笠的破洞谁来缝补。
与此同时,过桥的禁忌,也逐渐随着河水的流淌,被人们遗忘在岁月的角落里。
因为没有人触碰这些禁忌,自然也就没人再提起,仿佛这些禁忌从未存在过。
三一日,晚霞弥漫天际,将整个天空染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那色彩斑斓的晚霞,犹如一幅巨大的织锦,悬挂在天边,美得让人窒息。
三五个人影,从山边由远及近,步履蹒跚地朝着小镇走来。
他们个个满面沧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
他们的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悲伤,仿佛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几人来到桥头,正欲前行,却被一根竹竿拦下。
他们抬头望去,只见守桥人静静地站在面前,目光平静地问道:“包袱里是什么?”
为首的一人神色悲痛,长叹一声,说道:“我们大哥的骨灰。
大哥一向身体康健,没想到突然客死他乡。
我们兄弟几个本不想火葬他,但无奈路途遥远,大哥的夙愿就是能够葬在家乡,只能如此这般了。”
守桥人闻言,微微摇头,说道:“你们看桥头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