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诚挚邀请他去担任客座教授,分享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与创作经历。
起初,江逸犹豫了,小镇的生活安宁,能让他沉浸在与林羽的回忆里,而前往陌生院校,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圈,面对更多纷扰。
但一想到那些在困境中追逐梦想的孩子,他最终决定接受。
踏入艺术院校,江逸被年轻学子们的热情与朝气包围。
课堂上,他讲述着和林羽曾经的点点滴滴,从孤儿院的相依为命,到逐梦路上的挫折与坚持,学生们听得入神,被这份跨越生死的情感深深触动。
有个叫晓阳的学生,性格腼腆却极具绘画天赋,江逸在他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林羽的影子,便格外关照,耐心指导他创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江逸的到来,引起了学院里个别教授的不满。
他们觉得江逸不过是个靠回忆和情感博眼球的画家,没有正统学术背景,却占据了客座教授的位置。
这些人在背后散布谣言,对江逸的教学方法指指点点,甚至在学生中挑起事端,试图让江逸难堪。
面对这些恶意,江逸没有退缩。
他用行动证明自己,带着学生们深入生活,去街头巷尾捕捉人间烟火,去偏远山区感受自然的磅礴。
在一次写生活动中,晓阳因为紧张,怎么都画不出满意的作品,几乎要放弃。
江逸坐在他身边,轻声说:“别害怕失败,林羽和我,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放弃,你也可以的。”
在江逸的鼓励下,晓阳重拾信心,完成了一幅震撼众人的画作。
时光流转,江逸在学院的任期结束,他要回到小镇了。
临行前,学生们为他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画展,展出的全是受他影响创作的作品。
看着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画作,江逸眼眶湿润。
他知道,自己和林羽的故事,已经在这些年轻的生命里生根发芽,开出了希望之花。
回到小镇,江逸发现院子里的花开得格外绚烂。
他坐在熟悉的摇椅上,拿出林羽的日记,轻轻抚摸着。
此刻,微风拂过,他不再是那个被回忆禁锢的人,而是带着林羽的期许,将爱与希望传递给更多人的追光者。
在这漫长人生路上,他们的故事,将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延续。
江逸回到小镇后,把学生们的画作挂满了工作室,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