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平安金宝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张如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文一串,买两串五文。”卖糖葫芦的老伯看有客人了忙堆起笑容回道。“这么贵?!”张平安有点惊讶,一斤干的金银花还买不了一根糖葫芦呢!“老朽我这糖葫芦上挂了这么厚一层糖浆呢,本钱高啊,带糖的东西都不便宜”,老伯还是笑呵呵的解释道。“老伯说的是,平安,一般是这个价的,现在糖贵的很”,张老二说着对老伯道:“我们来一串,劳烦您挑串大的啊!”“来两串吧,我自己挑”,张平安赶忙出声道,说着扭头对张老二解释道:“爹,我给金宝带一串,他也帮我摘了不少,我答应他卖了钱给他买糖葫芦吃的。”“行,那来两串,你自己挑”,张老二笑着应允了。张平安仔细挑了两串糖浆最厚的,山楂又红又大。付完钱后拿了其中一串递到张老二嘴边:“爹,你吃一颗。”“爹不爱吃甜的,你吃吧...
《穿成农家子,带领全家劈风斩浪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三文一串,买两串五文。”卖糖葫芦的老伯看有客人了忙堆起笑容回道。
“这么贵?!”张平安有点惊讶,一斤干的金银花还买不了一根糖葫芦呢!
“老朽我这糖葫芦上挂了这么厚一层糖浆呢,本钱高啊,带糖的东西都不便宜”,老伯还是笑呵呵的解释道。
“老伯说的是,平安,一般是这个价的,现在糖贵的很”,张老二说着对老伯道:“我们来一串,劳烦您挑串大的啊!”
“来两串吧,我自己挑”,张平安赶忙出声道,说着扭头对张老二解释道:“爹,我给金宝带一串,他也帮我摘了不少,我答应他卖了钱给他买糖葫芦吃的。”
“行,那来两串,你自己挑”,张老二笑着应允了。
张平安仔细挑了两串糖浆最厚的,山楂又红又大。付完钱后拿了其中一串递到张老二嘴边:“爹,你吃一颗。”
“爹不爱吃甜的,你吃吧,小心竹签子扎到嘴。”张老二摆手拒绝,笑着嘱咐道。
“爹骗人,哪有人不爱吃甜的啊,爹你吃一颗嘛,你干活儿太累了,你不吃的话我也不吃了”,张平安撒娇耍赖,把糖葫芦递到张老二嘴边,非要他吃一颗。
张老二实在拗不过,又怕儿子扭来扭去扎到自己,挑了最下面那颗小的吃了,逗着儿子道:“好了吧,这下爹吃了你就少吃一颗啰”!
“我才不小气呢,我回家还要给娘吃一颗,给姐姐们吃一颗,你们平时干活儿太累了”,张平安认真道。
“傻儿子,刚才爹还觉得你聪明呢,你总共就六颗,分来分去不就没了,自己吃哈,乖!”说完把儿子抱上车,准备赶车回家。
哼,反正到时候自己分,爹也管不了,张平安捂嘴偷笑。
一路走到镇子外五六里地的时候,张平安听到好像有人在喊自己,定睛回头一看,还真是,金宝娘挥着擦桌子的布巾在喊自己,张老二也听到了,停下驴车,往茶棚方向赶。
金宝爹娘在镇子边上开了个茶棚,临近官道,主要卖些粗茶,炊饼,果子之类的,也有炒菜米饭,不过价格贵些卖的少,很多外地赶路的人在进城之前会先在茶棚休整一下,而且茶棚卖的吃食也比镇子里便宜很多,所以生意还不错,就是人很辛苦。
金宝娘胖乎乎的,有点黑,看着不年轻了,毕竟每天起早贪黑,虽说不下地,忙活的事儿也不少,看到父子俩过来隔老远就热情招呼道:“平安,平安,二哥,这边!”
古代人成亲早,金宝娘看着老但其实现在也才二十多,按辈分年龄是得叫张老二一声二哥的。
“婶婶!”张平安等驴车停稳了跳下车喊道。
“哎!让婶婶亲香亲香!”金宝娘很是热情豪爽,抱着张平安就一顿揉搓,发啾啾都给揉歪了。
“婶婶,我头发乱啦!”,张平安忍不住喊道,这金宝娘每次见面都这么热情,人又胖,一个熊抱真是要让人喘不上气。
“哈哈哈哈,知道啦,小小年纪这么爱美,婶婶给你拿肉饼吃,等着啊!”金宝娘又揉搓一把才放手。
这时候金宝爹也端了一碟煮菱角过来,招呼道:“二哥,平安,吃菱角啊,我早上新煮的”。金宝爹很瘦,看起来精明能干,和金宝娘简直是两个反差。
鄂州附近水域多,这时候正是吃菱角的季节,但是野生菱角很小,很多没长大就被大孩子们霍霍光了。
张平安还小,都没怎么下过水,更别提自己摘菱角了,还是之前村里一个大孩子摘了分了几个给他们尝一尝。
出来以后到门口—看,今天是二姐和六姐给自己送饭,奇道:“二姐,六姐,你们咋—起来啦”?
“嗨,爹让我过来给你送饭,小六非要—起跟过来,反正家里今天也没什么事,我就把她—起带过来了,还能帮忙拎下东西,金宝的饭他爷爷托我—起带过来了,你们赶紧吃”,二丫爽朗道。
爹让二姐过来不奇怪,大姐现在不轻易出门,就二姐最大了,过来送饭爹也会放心些,不过没想到六姐会跟着过来,打小这个姐姐在家里就是最没存在感的,也就大姐二姐多照顾几分。
听到问到她也没有做声,只是腼腆的笑了—下。
“辛苦二姐啦,你们先回去吧,等下放学了我把碗带回去”。
“嗯,小心碗别摔了啊,放学了爹说会来接你们的。”
“知道啦!这么近我还会走丢不成。”
“那可不好说,现在拍花子可多了,你又长的可爱,嘻嘻,拍花子最喜欢你这种长的白白胖胖的小孩,可不许乱跑啊”,二丫故意吓唬道。
“二姐,你别骗人了”,张平安无奈。
“行啦,我回去啦!”说完二丫就拉着六丫走了。
这时候刘水生端着碗凑过来道:“张平安,那是你姐姐啊,长的好漂亮啊”!
“对啊,高的那个是我二姐,矮些的是我六姐,我六姐和我是龙凤胎哦”!张平安得意道。
“真羡慕你,我家只有两个哥哥,个个都粗鲁的很,对我—点儿都不好,哼!我好想要个姐姐对我好,温温柔柔的多好啊”。
“你哥对你也好啊,刚才不是还给你送饭吗,那个是你哪个哥哥啊”,张平安问道,他看刚才给刘水生送饭的是个大男孩,估计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也是黑黝黝的,五官和刘水生很像,估计就是他哥哥了。
“那个是我二哥,我大哥和我爹去鄂州府码头做活儿了,顺便带些醉鱼干去卖,听我爹说北方有的地方吃不到鱼的,要用船载过去,再卖到他们那里。不过我大哥在家也只会天天揍我,指挥我干这干那的,—点儿都不好!”刘水生抱怨,又伸过头道:“你家做的什么,我们换着吃啊”。
“那我们回课室吧,在门口蹲着吃好累”,张平安看好多大孩子蹲着吃,想想就膝盖累,提议道。
“成,那我们快进去”,刘水生说着还帮同村的刘盛远把食盒—起拿进去。
打开食盒—看,徐氏还细心的把碗用盘子扣上了,免得太快放凉了。盘子拿开后,张平安—看,发现家里今天送过来的伙食明显比平时好,烧了萝卜炒腊肉,嫩南瓜,还煎了—个鸡蛋盖在上面,米饭是纯白饭,没掺东西,油汪汪的,看着就很好吃。
金宝也迫不及待打开自己的饭盒,张平安—看,金宝爷奶更舍得,竟然烧了鸡!
“哇,你们伙食都这么好啊”,刘水生看了羡慕的不行。打开自己的食盒—看,果然又是鱼干加青菜,不过还有个茄子肉沫,也算个荤菜,“嘿嘿,我娘还是疼我,今天烧了茄子肉沫,我都好久没吃肉了”。
刘盛远自觉加入进来,把自己的碗推到—起,细声道:“你们可以尝尝我家的菜”。刘盛远的菜荤素都有,有肉有菜,还有—碗冬瓜排骨汤,看得出来家里吃饭比较讲究。
几人凑在—起吃饭,各自尝尝对方的,气氛还挺好!张平安看的出来刘水生人不坏,挺讲义气的,也不会占别人便宜,只是挑两筷子尝尝味道,吃完还夸张的感叹道:“比我娘做的好吃多了,我娘天天就是蒸鱼干加煮青菜”!
“娘,大嫂说三娘生了一对龙凤胎,我有儿子啦!孩子在哪里呢,快让我看看”。
张老二还没进门,腿刚迈进院子就迫不及待的向自家老娘喊道,心里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就担心这次又是一场空。
“哎哎,你小点儿声儿,孩子都收拾干净了,正在三娘身边睡着呢,你别吵醒了”,张氏赶紧摆手说道,等下吵醒了还得自己帮忙哄。
张老二摸摸后脑勺憨笑,压低声音说道:“我儿子呢,娘,我想看看,嘿嘿...我也有儿子了”!
张氏能理解二儿子的心情,去柴房把小人儿抱了过来,孩子被包被裹的好好儿的,只露出来小小一张脸,张老二看了看,比划一下,小人儿的脸还没有自己半个手掌大。这孩子看着这么瘦弱,可怎么去养活,自己前几个孩子生下来也是这样吗,张老二竟有点记不得了。
想到这些年的指指点点,张老二一个大男人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用指头轻轻碰了碰儿子的脸,又揭开包被看了一眼孩子腿间,张老二这才有一些踏实的感觉。虽然现在天儿热得很,还是担心孩子受凉,赶紧把包被又捂好。
心里暗自下了决心,不管付出多大代价,自己一定要好好养大儿子。
“行了行了,看一眼就行了啊,孩子还小,怕见风”,张氏说完赶紧又把孩子抱了进去。
“娘,三娘还好吧”,张老二这才来得及问一问徐氏。
“她还成,就是身子亏空的厉害,这次一次生俩受了大罪了,本来身子就瘦的麻杆一样,估计以后也难得再开怀了,现在人还在睡呢”,张氏放完孩子出来,回道。
“娘,麻烦您了,跑前跑后伺候这半天,等下您单独给她做点儿好的端进去,再卧几个荷包蛋,放点儿红糖,她这几年过的苦”,张老二嘱咐道。
虽然这几年因为儿子的事情两人关系降到冰点,但是基本夫妻情分还在,现在有了儿子,更要好好儿过日子,不然徐氏快生的那几天自己也不会顶着三弟妹的眼刀子让老娘给安排轻省活儿。
“知道啦,知道啦,不用你说,我也盼着你们好呢,你爹是万事不管的,以后还得指望你们几个管我和你爹终老,老娘这点儿事儿还不懂吗,我可不是那起子眼皮子浅的”,张氏听了板着脸不悦道,村里谁不知道,自己可不是那儿媳妇生了以后就磋磨的恶婆婆。
张老二被训了一顿,讪讪道:“知道嘞,娘您可是数的着的好婆婆,我就是说说”。
自家老娘发威的时候真的挺恐怖。
“行了,看完赶紧回去干活儿,我还得烧火做夕食呢,地里可离不得人”。
“哎,知道的娘,我这就走了”。
恋恋不舍的又看了一眼产房,张老二又赶回地里。
全家人在地里又忙了两天终于全部收割完,剩余就是脱粒了,俱都松了口气,脱粒可以慢慢来不慌,反正家里院子大。最怕就是下雨,稻子要没收回来就得在地里发芽了,那可是救都救不回来,要把人心疼死。
这两天徐氏昏睡的时候居多,张老二在产房窗户边问了几次情况,也没说上几句话,常常是讲着讲着徐氏就睡着了,看样子还是人累的狠了,要多休息补补元气。
张老二只能让自家老娘多把孩子抱出来看看,稀罕稀罕再抱进去。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晚饭,家里人多,孩子和女人是不上桌的,各自夹点儿菜到门槛或是院子里蹲着吃。
最近农忙,伙食还可以,张氏跟货郎订了两块老豆腐,切点儿葱花放进去捏碎了拌一拌,撒点盐,滋味好的很。另外用肉沫儿炖了萝卜,能有点儿油水。
张家其实条件挺不错,但是张氏是经历过逃荒吃过苦的人,过日子仔细,要是就平时和老大一家人吃倒没什么,现在一大家子二十来口人,就是金山也得吃垮了,有多少也不够,可不得仔细些。反正等粮食脱粒了也得分开吃饭的,凑合几天得了。
吃完饭也不能闲着,农家就没有闲的时候,一家人就着一点儿太阳的余晖都坐在院子里,各自拿着簸箕筛粮食,主要是把大的土块,石头子儿,还有细碎的稻秸秆筛出来,这样后面交税或者卖给粮店都方便。
张老三在家里做事和马氏一样,向来是能躲就躲,反正家里还有大哥二哥可以干,这时候歪着一边身子道:“二哥,我二嫂这次生了一对龙凤胎,可把你美坏了吧,你也算是有儿子啦,弟弟先给你道喜了,这满月酒要办的吧”?
鄂州地区没有洗三的风俗,一般要办就是办满月酒,张老二前面几个孩子除了大丫外都没办过,丫头片子一个接一个,烦都烦死了,哪儿还有心情办酒,没送走都算不错了。
“办!我明天吃完朝食去给村儿里还有孩子姥娘家送红鸡蛋,他舅他姨的也得送,就是隔得远,时间来不及,明天大姐二姐还有三姐四妹家我准备让大哥跑一趟去知会一声”,张老二回道,手上不停。不像张老三说着说着话手里活儿就停下了。
张老三早就猜着一准儿得办,好不容易有了儿子,还是龙凤胎,这下子扬眉吐气了,还不得办个酒热闹热闹啊。他在意的也不是这个。
“那二哥,我来给你跑腿儿呗,我去几个姐姐家”,张老三凑上来笑道。
去几个姐姐家送东西,路上自己可以偷偷吃几个红鸡蛋,反正姐姐们疼自己也不会说,说不定还能捞点儿东西带回来。
这么多年兄弟张老二能不了解自己亲弟弟什么德行。
“大哥去半天就能回来,不耽误干活儿,要是你去恐怕不到天黑你都到不了家吧”,张老二道。
“哎我说二哥,你这话什么意思,我还不是帮你跑腿儿啊,不识好人心的”,张老三被戳破了也不恼,嬉皮笑脸笑着道,反正好处得了就行了,自己脸皮厚不怕被说。
“就让老三去吧”,张老大这时候也开口,他是懒得听他们磨嘴皮子,而且本身也懒,只顾自己,不爱掺和家里事儿,是几个儿子中性子最像张老头的。
“行,大哥,那就老三去”,张老二道。
“嘻嘻,哥,我办事你放心吧”!
张老头这会儿坐下来歇息一下,点了一袋旱烟,问道,“两个娃儿名字取了没有,女娃嘛,按顺序接着叫六丫就行,男娃儿是头一个,准备叫个啥?”
这话问到张老二心坎儿里了,这两天一直在琢磨孩子叫啥好,又觉得哪个都不合适。
“爹,我琢磨了几个名字,您听听,给点儿意见,娃儿不是热天秋收生的嘛,丰收,满仓,秋收,有粮,这几个寓意都好,我觉着哪个都好又哪个好像也不合适,今儿个起来的时候去看孩子,小猫一样,看着怪心疼的,就想着孩子平平安安长大就行,别的不多求,琢磨着叫平安,您看呐?”
“就平安吧,简单好听,也顺口,比叫啥狗蛋儿驴蛋儿的强”,张老头儿吧嗒吧嗒几口旱烟,淡淡道。
“听您的,爹”。张老二高兴道。
于是张老二家的这根独苗苗就定下来名字,以后叫张平安啦!
今天张平安是主角,徐氏把孩子好一通收拾,身上洗得干干净净,穿着蓝色的小布衣裳,衬着白嫩的皮肤,别提有多可爱了。
“乖宝,乖宝,我是二姨,知道不”,徐二娘看着孩子就喜欢,忍不住伸手把孩子抱了起来。
“别说,这孩子还真长的挺白嫩的,眼睛又黑又亮,看着就聪明”,徐二娘道。
“那是,我儿子可乖了,平时一般是拉了尿了才会哭两声,轻易都不哭,好带的很”,徐氏骄傲道。
“旁边这个是六丫吧”,徐二娘抬起下巴指了指张平安旁边的小婴儿道。
“对,是六丫,六丫是姐姐,平安是后出来的”,徐氏道。
“这下你这日子算是苦尽甘来了”,徐二娘感慨道,自家三姐妹,大姐和小妹近几年过的都不如意,她也只能干着急,这下小妹的好日子是来了。
“是呢,我这心里现在是什么都不想了,就好好等平安长大就好了,他爹还说以后要送孩子去读书呢”,徐氏笑道。
“读书好呀,读书有出息,他们老张家也有这个条件,妹夫又有手艺人又肯干,往后为了他儿子他只会更勤快,你就放一百个个心吧”,徐二娘打趣道,又来逗孩子“哦~哦~是不是啊?我们小平安以后可享福了哟”!
说着话把带来的银锁片拿出来戴在孩子脖子上,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我外甥真俊”!
“二姐,你太破费了”,徐氏嗔怪道:“包银的也不便宜呢!”
“你别管啊,我给我外甥的!”徐二娘霸气道。
“好了,我们出去吧,孩子也得抱给亲戚们见一见”,徐氏无奈,换个话题说道。
“行,那你来抱平安,我帮你抱六丫”,徐二娘应道。
“六丫就放房里吧,不用抱出去了”,徐氏接过儿子道,这个女儿她基本上就没有怎么正眼瞧过,何况家里女娃除了大丫也没有哪个办了满月酒的,没必要去破这个例。
张平安一直在竖着耳朵听两人讲话,这个陌生女人应该就是自己的姨母了,听到徐氏不让跟自己一起出生的这个姐姐出去办满月酒,张平安有点急,觉得这样对自己六姐有些太不公平了。
遂伸出自己的小胳膊,往摇篮方向伸,身子也往外倒,嘴里还“啊啊啊”几声,想表达自己让六姐一起出去的意思。
可是人太小,没人能听懂他的话,直接被徐氏抱着往怀里一按然后出去了。
小人儿没人权啊……
出了西厢房以后看到院子里面有很多人,应该都是家里的亲戚,来这个世界一个月,张平安还是第一次看到家里出现这么多人。
徐氏抱着孩子出来的时候,院子里亲戚们已经开始安排好位置坐下了,准备开席,张老二见徐氏抱着孩子出来,迎上前说道,“正准备去找你呢,咱们得先带着孩子各个桌子转一下,让亲戚们看一看孩子”。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张老二看起来红光满面的,说话嗓门也高。
第一桌转过去是老张家的嫡亲,堂兄弟叔伯们,每个人看了孩子都得夸几句,然后给个红包放到孩子的襁褓里,这也是为什么刚才徐氏系襁褓的时候特意要系松了一些。
第二桌转过来是张平安的外祖父外祖母一桌,给的满月礼也是最厚重的,不但有红包,外祖母喻氏还给张平安的左手上戴了一个小银镯子,上面有三个小铃铛,手一动就叮铃铃响,张平安挥了挥手,很喜欢,还怪有意思的。
不和谐的声音总是存在,小舅母沈氏有点酸酸的道,“这可真是个金疙瘩啊,满月礼外家还得送银镯子”。
“哪儿有,我外甥这么可爱,就当的起戴银镯子”,徐有才拉拉沈氏的袖子,笑着打圆场道,这婆娘怎么说话总是不注意场合。
“这是我们做姥爷姥娘的心意,花用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养老银子,想给谁就给谁,这点儿主我还做的了”,徐老娘喻氏板着脸生气道,这老二媳妇儿真的是个搅家精。
“不是娘,这个确实太贵重了,你们收回去,到时候给大哥二哥他们的孩子戴”,张老二和徐氏也推辞道。
这个银镯子虽然小,但是成色很好,估摸也值一两多,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个礼确实很重了,之前他们给徐大哥徐二哥的孩子送礼也没送这么重,人情不好还。
“这不是给你们的,是给孩子的,收下吧,不许推辞”,徐老头拍板道,之所以送银镯子,也是想给小女儿做脸,让女儿以后在婆家有底气一些,毕竟也是好不容易得来的独苗苗。
剩余的都是村里没出五服的亲戚,只是个面子情,很快转完一圈回来,又收了一些红包,徐氏就把张平安抱进去了,外面吵吵嚷嚷的怕惊到孩子。
“我给孩子们带了两身衣服,我跟你一起进去给孩子试试”,徐老娘提前下了席拎着小包裹走过来说道。
“咱平安真乖呢,这么半天也没哭也没闹的”,徐老娘慈爱道,说着拿出小包裹递给徐氏,“这是我给孩子们做的衣服,是棉布的,穿着透气舒服,一个孩子一身”。
“嗯,这个可以给平安换着穿,摸着也舒服,辛苦娘了,您费心了”,徐氏打开包袱摸了摸衣服说道。
“这个是我给平安和六丫的,他们一人一身,都是你的孩子,你可不能太偏心了”徐老娘道。
“嗤,丫头片子一个,她姐姐们的旧衣服多着呢,够她穿了”,徐氏不以为意。
“你这孩子,我和你爹也没有这么重男轻女的,平安是你好不容易盼来的,你偏疼一些我可以体谅,但是剩余的几个孩子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不管你心里怎么想,说话还是得注意点,平安还小呢,等他长大还得十几年,到时候你和女婿年纪也大了,指不定以后还得靠女儿女婿帮衬一把呢,可不能把女儿都得罪太狠了,在娘家时你对她们不好,她们出了门子还能记得你这个娘?”喻氏看着女儿想法越来越偏,忍不住拉着女儿的手细细说教道,这都是老一辈的经验。
“嗯,我知道了,娘”,徐氏听了以后若有所思。
“知道了就好,以后好好过日子,外面人多嘴杂,等一下席散了你们还得帮忙送客,饭桌还得收拾,肯定忙,我是特意抽这个空过来叮嘱你的,再有啥事儿你托人给我们捎话”,徐老娘说完,又逗了两下孩子就出去了。
殊不知就是因为今天这番谈话,说到了徐氏心坎里,毕竟在古代这个年纪来说,她和张老二确实不算年轻了,说得上是中年得子,往后儿子大了他们也老了,自家老娘说的对,还是得让女儿向着娘家,到时候再找几个得力的女婿帮扶帮扶儿子。
六个姐姐被洗脑成扶弟魔的生涯就此开始!
“大丫,饭好了,赶紧给你爷你大伯他们送过去,”外面李氏喊道。
“来啦,大伯娘!”大丫高声应道,然后扭头对徐氏轻声说道:“娘,那我先去送饭了”。
“去吧。”徐氏现在感觉肚子一抽一抽的,疼的眉头皱起来,已经不想再说话了。
张氏从做好的饭菜里盛了一碗出来端进来给徐氏吃,“老二家的,你先吃点儿好有力气,现在发动了没?”
“娘,还没有,就是抽疼,我吃不下,您先吃吧!”
“吃不下也要吃,不吃怎么有力气生啊,你这肚子大的不像话,我怕是不好生,等下有你出力气的时候,”说完张氏强行把碗塞进徐氏手里。
徐氏这才扶着腰慢慢坐起来一点端着碗吃完了,把碗又还给张氏。
等张氏和李氏都收拾完了,恰好徐氏发动了。
“啊…娘,好疼,下不来啊……”徐氏嘶哑道,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衣服贴在肚皮上,更显得肚子大的吓人。
生了快一个时辰,还没看到胎头,张氏也有点慌,不知道老二家的是不是胎位不正,前几次生的都很快,按理说不该这么难的。
眼看这老二家的都要没力气了,这可不行啊,张氏想道。
虽说张氏不是很待见二儿子,但是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他在村儿里被人笑话,自己这当娘的也跟着抬不起头,而且都说徐氏这次怀的是儿子,老二看重的紧,有个万一的话还不跟自己拼命啊!
张氏当即果断道:“老大家的,你赶紧去王稳婆她家那块地去找找人,我估摸着胎位不正,还是得找稳婆顺顺胎位,不然不好生。”
“娘,我这就去,”李氏也不耽搁,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大丫送饭到地里,和自家爹说了娘回去生孩子了,张老二扒着饭抬头看了一眼张老头没做声,张老头只当没看见二儿子的眼色,正是忙的时候回什么回,何况都生几回了,家里老婆子也在招呼着。
李氏气喘吁吁跑到王婆子家地里说了要帮忙接生的事儿,现在地里还忙着,往日接生只要五个鸡蛋的现下要十个鸡蛋才肯去,还带二两红糖,李氏想了想应了,还是孩子要紧,二弟妹看着确实不太好。
王婆子跟着来了以后洗了洗手,摸了摸徐氏肚子,心里有谱了,毕竟是靠这个吃饭的,顺着徐氏肚子揉了几圈后再让徐氏用力,徐氏就感觉有东西往下坠,张氏也说道“看到胎头了。”
这话让徐氏又涌出来一股劲儿,肚子一用力就感觉孩子滑出来了,张氏有点着急,先扒开孩子腿看了看,看完动作僵了一瞬,然后才用手把孩子嘴巴里的秽物抠出来,再拍了拍孩子屁股,孩子哭出声来,声音很响亮,听的出来很健康。
“娘,是儿子吗?,”徐氏生完以后一头一身的汗,整个人狼狈不堪,但是顾不上擦一把头上的汗,先半坐起来问了孩子。
张氏没说话,李氏也在旁边不知道说什么好,连生六个丫头片子,十里八乡也是没谁家了。
徐氏看到婆婆和大嫂的表情就明白了,这个还是女孩!
瞬间,徐氏连坐住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倒下去,眼泪无声的从眼角划下,眼睛直勾勾盯着屋顶,嘴里喃喃道:“明明是儿子的呀,儿子...”,整个人都多了股灰败之气,这是存了死志!
王婆子看不下去了,开口道:“老张家的,也别在这儿不说话了,孩子生都生了,生男生女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先给产妇打个鸡蛋汤吃吧,受了大罪了。”
说完准备给徐氏清理下身,不弄干净容易得月子病,谁知摸了摸徐氏肚子还是硬的,这不对呀!
“老张家的,你这二儿媳妇不会是双生子吧,怎么好像肚子里还有一个,肚子还是硬的。”
张氏闻言也伸手摸了摸,惊奇道:“还真是!”
王婆子赶紧对徐氏说道:“老二媳妇儿,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再使把劲儿”。
谁知道徐氏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是直勾勾盯着屋顶,把王婆子急得不行:“哎呀,我说老二媳妇儿,你这样可不行啊,这样孩子会闷死的”,徐氏还是没反应。
李氏在旁边看不过眼说了句:“这孩子还没生下来呢,搞不好是龙凤胎呀,弟妹,都到这节骨眼儿了,九十九步都走了也不在乎最后再使把劲儿。”
听到这话徐氏才有了反应,喃喃道:“龙凤胎”,然后半坐起来靠在王婆子怀里,使劲儿用力,一刻钟后第二个孩子终于生下来。
“男孩儿女孩儿啊”,李氏念叨着,拉开孩子双腿。
“大嫂,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徐氏强撑着身体问道。
“弟…弟妹,是男孩儿,这次还真是男孩儿了”,李氏磕磕巴巴说道,本来只是看二弟妹心存死志才安慰一下的,龙凤胎多罕见啊,谁知还真给赶上了。
“真的?!嫂子,快给我看看”,徐氏激动道,现在好像也不感觉累了。
李氏递过去,徐氏小心翼翼接过,只见这孩子小小一个,跟只猫崽子似的,扒开腿看了看,真是男孩儿,徐氏摸着孩子的小唧唧瞬间又哭又笑起来,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把这个孩子盼来了,以往那么多年受的委屈好像都过去了,日子又有了奔头儿。
“好了好了,好日子在后头呢,月子里可千万不兴哭啊,”王婆子看着徐氏也是感慨颇多,徐氏的感受她懂,寻常人家到二胎没生儿子就不得了,何况徐氏生了这么多次,太不容易了,好在终于盼到了。
徐氏哭笑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什么,“娘,嫂子,孩子怎么不哭啊?”
“哟,瞧我,忘了把孩子嘴里的脏东西抠出来,”李氏道,说罢把孩子再接过来小心抠出嘴里秽物,拍了拍孩子屁股,孩子似乎感受到不舒服,小小声哭了几声动了动胳膊又睡着了,连眼睛都没睁开。
王婆子看了看,“没事儿,双生子是这样的,一个壮实一点儿另一个就弱一点儿,好好儿将养就行。”说完帮忙清理徐氏身下的污物。
张氏也开心,喜道,“还是多亏了老嫂子跑这一趟,辛苦了,不然孩子还不定怎么样呢”!说完把孩子放在徐氏身边后张氏就去自己卧房里拿小篮子装了20个鸡蛋加二两红糖,出来递给王婆子,“这次真的多亏了您了,老嫂子,没什么好东西,拿几个鸡蛋回去给家里孩子们补补。”
王婆子接过扫了一眼更满意了,这张家的是个知道礼数的,忙活半天接生了双生子,合该多给点谢礼。推辞一番就喜滋滋收下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