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半月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前文+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前文+

咸鱼头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讲述主角云挽景宣帝的甜蜜故事,作者“咸鱼头子”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京都城中,云家嫡女与陆三公子的恩爱曾是一段佳话。二人鹣鲽情深,令人歆羡。然而,命运无常,陆三公子福薄,未及弱冠便被重病缠身,匆匆离世,徒留她这貌美的孀妻,以及尚在腹中未出世的孩儿。自那以后,她心中便藏了个秘密,如巨石压心,一藏便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每看一眼儿子,便一阵心惊。儿子容貌愈发肖似那人,这秘密便如影随形,令她寝食难安。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儿子成为三皇子伴读之后,一切开始不受控制,秘密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宫廷之内,御前宫人皆知,景宣帝自登基后便饱受头疾折磨,已有十年之久。头疾发作时,症状可怖,宫人整日...

主角:云挽景宣帝   更新:2025-06-04 07: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云挽景宣帝的现代都市小说《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前文+》,由网络作家“咸鱼头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讲述主角云挽景宣帝的甜蜜故事,作者“咸鱼头子”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京都城中,云家嫡女与陆三公子的恩爱曾是一段佳话。二人鹣鲽情深,令人歆羡。然而,命运无常,陆三公子福薄,未及弱冠便被重病缠身,匆匆离世,徒留她这貌美的孀妻,以及尚在腹中未出世的孩儿。自那以后,她心中便藏了个秘密,如巨石压心,一藏便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每看一眼儿子,便一阵心惊。儿子容貌愈发肖似那人,这秘密便如影随形,令她寝食难安。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儿子成为三皇子伴读之后,一切开始不受控制,秘密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宫廷之内,御前宫人皆知,景宣帝自登基后便饱受头疾折磨,已有十年之久。头疾发作时,症状可怖,宫人整日...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前文+》精彩片段


被点名的太子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几乎要垂到胸口的头颅被迫缓慢抬起。

恰好对上景宣帝投来的视线,他嗓子眼卡了半瞬,“父皇.......”

一开口,气势便弱了大截。

右下座的李贵妃横眉冷竖,当即投去严厉眼色。

想起事发后母妃派人前来的叮嘱,太子咬咬牙,勇气回涨。

众目睽睽下,那张肖似李贵妃的脸庞瞬间露出莫大的愧疚与自责,身子下俯,跪在景宣帝面前重重磕头道:

“父皇,此事皆因儿臣而起,儿臣知错,请父皇责罚!”

见状淑妃脸色微变,匆忙看向三皇子,频施眼色。

好在三皇子性子迟钝却不愚蠢,跟着磕头认错:“父皇,儿臣也有错!”

领头的两位皇子主动认错,而不是开口便相互推诿指责,兄弟阋墙,这让一干人脸色好了些,说明事态尚有挽回余地。

知错认错,在教书育人的学士眼中善莫大焉。

景宣帝扯唇,凤眸似笑非笑:“这时候倒是学会兄友弟恭、互相谦让了。”

“那就说说,你们错在哪?”

许是脾性好,又许是在帝王眼中,这不过是一桩小事,自始至今,景宣帝不曾有半丝愠怒。

太子侧头看了眼三皇子,深吸一口气道:“儿臣错在不该忘了兄长身份而与三弟动手,不该明知三弟年纪还小、尚在长身体,还当着众人的面劝阻他节制而食,以至落了三弟面子,惹得三弟不悦,伤了三弟的心!”

“儿臣也不该在三弟动手后气上心头,对他还了手,儿臣作为兄长,又乃储君,理当爱护手足,今日行为着实不该,儿臣知错了,还望父皇责罚!”

他声音朗朗,神色恳切而懊悔,愧疚之情溢于言表,话落更是对着三皇子鞠躬:“三弟,今日之事错全在皇兄,还望三弟原谅!”

言之凿凿,声色诚恳,却令三皇子火冒三丈。

他避开太子的躬身,对其怒目圆睁道:“你胡说!事情根本不是你说的那样!你在撒谎!”

此话一出,几位学士纷纷皱眉。

无他,虽说两位皇子都有错,但有太子真切认错,大度揽错在前,三皇子的表现显得心虚而急躁,气度比太子差了一大截。

淑妃神色变幻莫测。

陆元铎脸色稍沉,三皇子太过鲁莽了。

李贵妃缓缓勾唇,美眸闪过不屑。

一个贱婢所生的皇子,也配和她的太子争?

整理好仪容,她眼中含泪回首望向景宣帝:“陛下,太子有错,是臣妾没能教导好,只是........”

“太子也是一片好心,太医曾说三皇子口腹之欲过盛,委实不利麟体康健。”

言外之意,太子好言相劝,一番好心却被三皇子不领情,着实令人寒心。

话落便遭到了淑妃的高声辩驳:“贵妃娘娘,三皇子身子骨一向壮实,平日里不过是多吃了两口,怎么在您和太子眼中便是如此不堪了?”

李贵妃:“妹妹误会了,本宫不是这个意思,太子也是出于好心,为了三皇子的安康着想罢了。”

淑妃冷笑:“好心?真是好心的话太子殿下为何会对三皇子这个弟弟动手?”

李贵妃叹气:“妹妹错了,难道不是三皇子先动的手?”

“.........”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皇子的母妃,两位身居高位的嫔妃娘娘对峙,在场官员即便分为两派,却无人会蠢得贸然插话。

云挽也是头一回亲历这等场面,见两位出身名门的娘娘你来我往,言语回合间直击人心。



吴家六子等人附和:“殿下不曾说过这样的话。”

三皇子面庞涨成紫红色,喘着粗气:“二哥当时是在儿臣耳畔低声说的,其他人自然听不见,儿臣倍感羞辱,这才动了手!”

他平生最痛恨别人说他肥胖,偏偏太子不仅骂他胖,还将他比作畜生,简直是外人心肺上戳。

若不是这样,三皇子才不会去招惹太子。

然而无人为他证明,就连陆长泽也只敢如实道:“当时两位殿下是凑在一起说了什么,但我的确未听清他们说话的内容。”

原先站在三皇子这边的人茫然,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劝着劝着就打起来了,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一回事?

太子当面骂三皇子胖的像猪?

李贵妃的兄长适时开口道:“陛下,三皇子所言在场并无人能证明,这其中真伪着实让人难辨啊。”

如果无人能证明是太子挑衅在先,那么三皇子便成了众矢之的,因为是他毫无缘由先动的手。

此事倘若坐实,三皇子便是在撒谎推卸责任,这定然会被景宣帝厌弃,今后也势必会背上易怒、暴戾、不敬兄长的名声。

更有甚者,会牵连淑妃与陆家。

这很不利。

淑妃向兄长陆元铎投去求助目光。

然而陆元铎并未接到,他正看向一旁窃声小语,若无旁人的母子俩。

听完阿绥的话,云挽脸上的惊讶不加掩饰。

“绥儿你是说........?”未尽之言犹在耳畔。

阿绥低头看了眼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右手掌,缓缓点头。

这下可把云挽难住了,如果阿绥说得是真的,那三皇子方才所言便句句属实,动手亦是情有可原。

反观太子,竟颠倒黑白,表面宽容大度、独自揽责,实则是以退为进,诬陷幼弟。

可要让阿绥出这个风头吗?

云挽只想让阿绥在弘文馆低调为人,出了这个风头今后便没法再低调,或许还会惹来太子的怨恨。

可不出的话,三皇子遭受谴责被罚,身为伴读的阿绥和长泽也会跟着被罚。

云挽细颈微垂,盈盈如水的目光落在阿绥脸上,踌躇不决。

两相抉择,有利有弊。

这时阿绥捂着嘴巴,在云挽耳边嘀嘀咕咕问道:“阿娘,我可以告诉他们实话吗?”

料到他的性子如此,没法眼睁睁看着别人被冤枉却视而不见,云挽幽幽叹了口气问:“你怕吗?”

阿绥眼眸一亮:“不怕。”

云挽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随即扭头,欲将此事告诉陆元铎,打算交由他出面。

然尚未出声,景宣帝便锁定了这厢:

“陆夫人有话要说?”

云挽愣怔。

霎时间,众多目光聚集在她身上。

有惊艳、有疑惑、有淡漠、有不屑。

顶着一众人的视线,云挽颇具压力,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回陛下,是臣妇之子长绥有话要说。”

众人意外,目光转向她身侧的年岁尚小,粉雕玉琢的小人儿。

其实云挽也很意外,尤其是方才在太子与三皇子争执不休下,阿绥凑在她耳边悄悄说‘阿娘,三皇子没有撒谎’时。

握住阿绥的小手,云挽朝他微微颔首,递了一眼激励。

淑妃向来聪慧,顿时想到什么,她眼神骤亮,迫不及待问:“阿绥,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面对众人打量,阿绥不露怯,点头道:“陛下,娘娘,我能证明三皇子所言非虚,他并未撒谎!”

李贵妃眯眼:“你拿什么证明?有何证据?”



景宣帝有些意外,沉吟道:“今日他理应有功,便免去抄书。”

“谢陛下,陛下英明!”

云挽终于露出真切的笑容,灿如夏花。

出了偏殿,走在回廊中,头前领路的江福盛开口:“陆夫人,圣上头疾一事,还望您........”

他未说完,云挽便颔首:“明白,此事我绝不与外人难道也。”

江福盛笑意加深,忽然道:“夫人与公子在外还需慎言,莫要妄议他人。”

云挽:?

‘慎言’她听得懂,可‘妄议他人’是什么意思?

“还请公公解惑。”

江福盛甩甩拂尘,但笑不语。

带着满腹困惑,云挽跟随引路的小内侍七拐八拐,抵达来时熟悉的会昌门。

宫门森严,红墙黛瓦,铺着青石砖的狭长甬道上,只余一辆乌木马车静静停候。

上了马车,不期然对上三双染着好奇的眼睛。

云挽歉然:“抱歉,让你们久等了。”

这话主要是对陆元铎父子俩说的,原本他们可以先回去,结果因为自己白白等了一个多时辰。

陆元铎摇摇头:“无妨。”

心思转圜,他斟酌措辞问道:“圣上......找你是为何事?”

他眉目间带着几分困惑。

云挽坐在阿绥身旁的位置,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听到陆元铎的话她只说:“圣上听闻我擅香,便让我闻了一味香,并责令我调制出来。”

陆元铎意外,“调香?”

云挽嗯了声,未作其他解释。

作为天子心腹,陆元铎倒是有所耳闻,近些年陛下似乎在寻找什么,与香有关。

至于是什么,他也不清楚,擅自窥探帝王行径乃大忌。

余光捕捉到她眉眼的忧愁,陆元铎顿了顿道:“尽力而为,若实在不行,寻个机会我同陛下说明。”

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云挽意兴阑珊,胡乱应声:“多谢国公爷了。”

.........

一天下来,历经太多事,回到翠微苑,云挽筋疲力尽。

阿绥倒还好,他是个精力充沛的孩子,经过下午那一遭回到熟悉的家,他反倒生龙活虎起来。

他一进屋子便寻了茶水,亲自给云挽倒了一杯递给她,“阿娘,喝茶。”

一旁的月见捂着嘴笑道:“夫人,咱们公子去了一趟学堂,比从前更孝顺了。”

一杯热茶下肚,周身疲惫散去几分,云挽拍了拍阿绥,吩咐月见:“去把阿绥的书箱拿回来,这几日都不用去了。”

月见点点头,出去了。

听到‘书箱’,阿绥明显垂头丧气。

见状,云挽朝他挥挥手:“阿绥,来娘亲这儿。”

脱了鞋履,阿绥爬上方榻跪坐在她面前,“阿娘。”

弘文馆再好,到底不比家里,在那待了十日,阿绥瞧着显然瘦了。

捏了捏他不比从前柔软的双腮,云挽柔声询问:“怎么瞧着闷闷不乐的?是不是下午在宫里吓到了?”

当时在场那么多人,阿绥还这么小,哪里见过那种场面?云挽以为他是心里产生了后怕。

谁知阿绥摇头,瘪嘴嘟囔道:“阿娘,我不是好学生了,以后还能成为徐学士的学生吗?”

一想到自己成了别人眼中那种不学无术的坏学生,阿绥心生难过,怕云挽会对他感到失望。

一时间他耷拉着眉眼,小脸上透着不安。

心如针扎,泛起密密麻麻的刺痛,云挽垂首捧起他的小脸,温声问:“为什么这么说?你怎么就不是好学生了?”

“才上学堂不到一旬,我就被罚在家思过,这太糟糕了.......还有我的功课该怎么办呀?”

阿绥挠了挠脸颊,气鼓鼓的。

原来是为这茬,云挽心生好笑。



胡娘子尴尬笑了笑,正色道:“好了不闹了,东家前来不仅仅只是路过吧?”

云挽颔首,扫了眼靠墙的香格道:“你说对了,我想挑些香料回去。”

对她有几分了解,胡娘子问:“东家又要琢磨新香品了?”

云挽摇摇头:“倒也不是。”

“没什么头绪,瞎琢磨罢了。”

起身在陈设架前停留,云挽低头细细挑选,胡娘子没有上前打扰。

挑了一刻钟,云挽心道果然,面露失望。

见状,胡娘子放下茶杯,好奇问:“这些都不行吗?”

云挽幽幽叹了口气:“总觉得差点了意思。”

帝王的事果真难办。

不办也不行。

头回见她如此苦恼,胡娘子愣了下,“铺子里的香料全都在这儿了,若您想要其他的,恐怕只能去外头寻了。”

想了想她又说:“要不您将想要的写下,等两日新货到了我派人送去国公府?”

云挽正要应下,又听她说:“对了,今早我听闻安邑坊那胡商从西域归来,进了不少好货,不知是否有东家想要的........”

胡商?

云挽反应过来,“你是说罗老板?”

京都有名的西域商人,颇有经商头脑,扎根安邑坊,每每外出归京便能寻来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其中不限于各种名贵香料。

云挽不仅耳闻,也曾逛过那,阿绥的几件礼物便是出自安邑坊。

胡娘子应声:“昨日送货的小厮路过那,瞧见几车几车的货物在卸,想来这一趟他收入颇丰。”

云挽起了兴趣:“正好天色尚早,我去瞧瞧。”

胡娘子:“那我就不留东家了,您慢走。”

出了云香阁,坐上马车,月支开口问:“夫人,咱们要去安邑坊吗?”

云挽:“嗯,反正顺道,过去瞧瞧。”

从云香阁到安邑坊,驾车半个钟头,尤其今日是寒食节,街上来往人多,便又多花了些时间。

只是——

望着紧闭大门的铺子,云挽心生疑虑。

月支上前敲门,隔了会儿门开,一身粗布却身形魁梧的小厮探出头。

月支:“罗老板可在,我们是云香阁的,前来想从他手上买些香料。”

小厮摆手:“罗老板不在,你们过几天再来!”

说完便要关门。

月支抵住门,略带焦急:“可我们听闻罗老板昨日便归了京,难道今日又离去了?”

小厮不耐烦:“啰嗦什么?说了不在就是不在!”

说完大门砰的一声紧闭。

云挽与月支对视一眼,面露无奈。

两人欲离去,却在转身之际,倏地听到尖锐嘶声:“杀人啦!杀人啦!”

顷刻间大门再次打开,有人冲了出来,脸上带血,表情慌张又惊恐,看起来极为可怖。

云挽回头,见状吓了一大跳,连忙躲开。

再抬头,只见大门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杀人啦!”

“走水啦!”

“救命啊!”

惊惧撕裂般的吼声犹如晴天响雷,落入人耳。

满身是血的杂役从门后冲出,接着是一个又一个的丫鬟小厮,他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乱作一团。

街上行人愣了下,朝这边看来,接着便露出惊恐的表情,顷刻间整条街道开始骚乱,行人纷纷躲避。

“走水啦!罗家铺子走水啦!”

“罗家死人啦!快报官啊!”

“........”

安邑坊地处京都繁华地带,周边有不少店铺,隔着一条小巷后还有一处居民住房区,多是租户。

相比起死人的消息,百姓们更害怕走水,因为一旦火势骤大,定会殃及周围,那可就不是死一两个人的事了!

不等衙门来人,附近的百姓已经回家提桶打水前来灭火。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