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帝站在咸阳宫的最高处,扶苏俯瞰着这座占地广阔、气势恢宏的都城。
宫墙外,驰道如蛛网般蔓延向远方,连接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工坊里,工匠们仍在改进着新的器械;学堂中,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回荡;集市上,来自不同民族的商人用秦语讨价还价……他已登基三十载,从一个在沙丘平台装疯卖傻的求生者,成长为一位开创空前帝国的雄主。
这一日,是大秦的“封禅大典”。
扶苏率领文武百官,登上泰山之巅,祭祀天地。
他身后的群臣中,有汉人、匈奴人、百越人、西域人……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却都臣服于同一个帝国。
“朕,扶苏,以大秦皇帝之名,告慰天地:”扶苏的声音在泰山之巅回荡,“自朕继位,除奸佞,安黎民,兴技术,拓疆土。
东至沧海,西达流沙,南暨百越,北尽大漠,皆为秦土;蛮夷戎狄,皆为秦民。”
“朕之功,非朕一人之力,乃赖先帝奠基,赖百姓耕耘,赖将士用命,赖诸卿辅佐。”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更远的天际,“然帝国之大,治理更难。
传朕令:一、继续推广纸与文字,使天下黔首皆能识字;二、将作监需钻研‘蒸汽之术’(扶苏已开始引导工匠研究蒸汽机原理),以求更大进步;三、在各地设立‘医学院’,传授防疫与治疗之法,延长民寿。”
百官山呼万岁,声音震彻云霄。
大典结束后,扶苏独自站在崖边,手中摩挲着那半枚与嬴阴嫚分执的玉佩。
妹妹早已嫁为人妇,如今是帝国的“长公主”,辅佐他处理后宫与外交事务;赵伯、陈平、老王贲等人虽已老去,却培养出了大批后继者;将作监的工匠们,仍在为“蒸汽之术”日夜钻研……他知道,自己或许无法亲眼看到“蒸汽时代”的到来,但他播下的种子,终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从沙丘的毒酒,到泰山的封禅;从大秦一隅,到囊括亚洲的帝国。
扶苏不仅逆转了自己的命运,更改写了整个东方世界的历史。
夕阳西下,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这位融合了现代灵魂与古代帝王智慧的君主,用知识与铁腕,铸就了一个属于“秦”的永恒传奇。
而他的故事,将在千百年后,仍被世人传颂。